中美协议框架敲定后,中方依法依规允许稀土流通至美国,美国还嫌不够。美财长再次喊话:有稀土了,但流量太少,中国得给美国4月前的量。
据彭博社报道,当地时间7月1日,美国财长贝森特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,希望关键物资供应出口流速加快。他表示,现在稀土已经恢复流通,但流通到美国的数量远不及4月4日前的水平。最后贝森特还强调,美方对中国履行协议承诺有信心。
显然之前特朗普高兴早了。中美达成协议框架后,白宫方面就觉得自己赢麻了,好像一个“谅解协议”一达成,中国的稀土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,美国的重要工业和科技产业就能立刻解除限制。
可协议中,美方也需要履行对中国的承诺。此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还对中国放狠话,称中国解除稀土出口限制后,美国才会逐步解除对中国的多项制裁,包括飞机发动机和芯片方面的限制。
不过,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,美国方面说是要解除限制,但最终会做得或许很有限。之前伦敦谈判中,中方就向美方提出过。谈判结束后的采访中,卢特尼克谈到这一段时,说得相当傲慢,表示美方在芯片技术的关键领域,不可能真的向中方让步。
美国自始至终,从未放下对中国的傲慢,每次喊话呼吁,都是实在没办法才来谈。甚至它主动谈判,也不够真诚。
诚然,美国能成为世界第一,在经济科技军事各方面超越他国,是因为它起步早,但更重要的是它在高端技术上走在最前列,并且做到的垄断。这也是许多美国学者强调的美国最重要优势,是经过百年才积累下来的优势。
它的制造业现在比不上其他国家,金融业吸收了美国大部分资源,要是在技术上失去垄断地位,那它的霸权衰落只会更快。
中国当然看出了美国这股别扭,也深知美国不会轻易解除制裁,那么稀土出口同样不能如美国的愿。毕竟空有技术,军工生产,甚至高端科技的芯片和太阳能生产,都要依赖稀土。中国只要守住稀土出口,尴尬的就是美国。
毕竟这场争端是你美国挑起的,中国是在反抗你美国不合理的制裁。
所以,现在美国又来喊话了,想让中国再放宽一些出口,最好能回到4月4日以前的状态。当前流入美国的稀土多半只是止渴,让美国的企业不至于完全关停倒闭,但想和从前一样生产赚钱,又缺原料,属于给吊着一口气。
另外,这次中美达成的协议还有许多细节未公布,双方没有像之前日内瓦会谈那样,发表联合声明。这侧面说明,中美之间依旧有重要的分歧没有谈妥,只是稍稍在稀土和制裁上松了口。
近期特朗普可能访华的事还闹得沸沸扬扬,美方对中国的策略或许发生了转变。这次是喊话,也是释放信号,可能是为了接下来特朗普来华直接商谈铺路。据悉特朗普可能会带一个商业代表团前来,多半是要跟中国谈生意的,而稀土应该也是很关键的一项。
所以,中美贸易战理论上只是降温了,要说“休战”都不太准确,双方依旧在暗中较量,美国在某些方面依旧坚守高关税和不合理的措施。但相信,只要中国保持住,像最初4月那样守住自身利益,坚决不服从美国,美国最后只能又一次回到谈判桌。
一站式配资服务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