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这个份上,大家都觉得乌克兰是最惨的那个,天天挨炸,军队在东线挖战壕,民众在地下室躲警报。可你仔细想想,其实最慌张的可能不是他们,而是美国这个自称核心盟友的家伙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从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,美国的政策就开始摇摆不定,一会儿暂停援助,一会儿又恢复,还在联合国投票时跟俄罗斯站到一边,这不光让欧洲盟友傻眼,也让美国自己陷入尴尬境地。说白了,美国想快速结束这场事,但现实是,它的影响力在下滑,盟友开始怀疑它的可靠性,国内民众也对继续烧钱不耐烦了。这不是胡说,看看最近的报道和民调,就知道美国现在是骑虎难下。
先说说背景吧,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开打,到现在2025年9月,已经三年半了。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东部部分地区,还在继续推进,虽然没大规模进攻,但小动作不断,比如用无人机袭击港口,搞得石油运输暂停。乌克兰那边,军队在哈尔科夫和斯拉维扬斯克一线抵抗,损失不小,但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拉锯战,甚至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过反击,虽然进展有限。欧盟国家像德国和波兰,还在提供援助,但规模比以前小了,转而关注自己的能源安全,比如从俄罗斯转向中东供应商。法国马克龙年初访美后,就明确说不会派兵去乌克兰,避免卷得太深。俄罗斯呢,稳扎稳打,还跟伊朗加强合作,换来更多无人机。整体看,各方都接受了现实,谈判氛围在酝酿,但没人急着让步。
可美国不一样,它作为乌克兰的最大援助国,从2022年到2025年4月,花了超过1330亿美元,其中军事援助占了大头,750亿美元左右。提供了海马斯火箭系统、标枪导弹、坦克、装甲车啥的,总共援助了10套长程多管火箭系统、178门长程火炮、近10万发弹药、近25万枚反坦克弹药、359辆坦克、629辆装甲车和步兵战车、8214枚短程防空导弹,还有88架致命无人机。这些东西帮乌克兰撑住了前线,但现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政策大转弯。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,马上就把焦点放到国内经济和边境上,减少海外承诺。3月3日,直接暂停了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,理由是财政压力和想推动和平谈判。这一下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急了,在基辅开紧急会,情报显示俄罗斯在加强导弹阵地,威胁升级。
更尴尬的是,美国在国际上的表现。2月24日,联合国通过了第2774号决议,这是自冲突开始以来第一个实质性决议,呼吁尽快结束俄乌战争,推动持久和平。美国是起草国,但投票时,它居然跟俄罗斯、北韩、叙利亚、白俄罗斯、以色列、海地、匈牙利、尼加拉瓜这些国家站到一边,反对一项由乌克兰提出的决议。那项决议要求谴责俄罗斯行动,俄罗斯立即撤军。美国这么干,让欧洲盟友大跌眼镜。英国和大部分欧盟国家都支持谴责俄罗斯,美国却选择弃权或反对,这不等于在信号上跟俄罗斯重置关系吗?有报道说,2月18日,美俄在沙特利雅得开了高层峰会,谈的就是关系重启。美国想用这个平衡中国威胁,因为俄罗斯被视为潜在伙伴,能在亚太牵制中国。但这让乌克兰觉得被卖了,欧洲国家也开始质疑美国是不是可靠伙伴。
国内压力更大。盖洛普民调显示,到2025年8月28日,67%的美国人悲观认为乌克兰和俄罗斯不可能达成和平协议,只有31%乐观。4月15日的民调还说,46%的美国人觉得美国对乌克兰的帮助不够,比去年12月涨了16个百分点,高到新纪录。但同时,53%的人希望继续支持乌克兰收复领土,哪怕需要长期卷入,而不是快速结束让乌克兰割地。矛盾吧?民众一方面疲惫,一方面又觉得不能撤。抗议者在华盛顿街头举牌,要求把钱用在本土基础设施上,而不是海外战争。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分裂,一派想完全撤出,另一派想继续供武器。国会辩论预算时,议员们争得面红耳赤,情报显示,如果冲突升级到核层面,俄罗斯用洲际弹道导弹打击华盛顿,后果不堪设想。有些美国学者在智库报告里预测,这会让首都瞬间成废墟。
为什么美国这么慌?因为它长期主导北约,花了大力气建盟友体系,现在却面临崩盘风险。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,处理中美贸易和移民问题时,欧洲事务被搁一边。欧盟体量大,能在美俄间摇摆,找新出路,比如缓和对俄关系,保障能源。但美国作为全球老大,一旦退出,盟友就散了。情报机构监测俄罗斯与伊朗合作,美国海军在黑海巡逻,担心供应链中断。国务院官员翻地图,规划防线:从哈尔科夫到第聂伯罗、克里沃伊罗格、尼古拉耶夫作为第一道;波尔塔瓦到克列缅丘格、克罗皮夫尼茨基到敖德萨作为第二道。本来想让欧盟分担,结果自己孤立了。推动大陆平衡政策,但特朗普不愿多投入,签文件时直摇头。
再看后续发展。5月,特朗普在联合国演讲,呼吁停火,但俄罗斯回应冷淡。乌克兰情报警告潜在威胁,欧盟开始接受谈判,德国签能源协议,转向独立。6月,美国会议频开,官员争预算,但无力改变大局。7月,特朗普态度变,增派防空部队,援助数亿美元。俄罗斯官员梅德韦杰夫说不在乎最后通牒,要求50天内和平。乌克兰城市每天遭袭,居民警报不断。8月,特朗普批评普京无诚意,恢复军援,批准8.25亿美元武器销售。9月,马克龙说26国准备战后派兵保障安全,普京警告视为威胁。特朗普威胁经济战,制裁与俄贸易国,还呼吁北约对中国商品征50%到100%关税。乌克兰无人机击俄港口,欧盟制定派兵方案,美国保证后盾,但乌克兰突击让计划搁浅。
说实话,美国的焦虑不是空穴来风。它想结束战争,但方式是让乌克兰让步,比如据报道,特朗普政府2月17日要求乌克兰一半矿产和石油资源作为支持“付款”。这不等于敲诈吗?乌克兰宪法禁止战时选举,泽连斯基民调还比特朗普高4-5%,但美国施压选举,乌克兰议会说在炮火下办选举只帮克里姆林宫。特朗普7月14日宣布增加对欧洲盟友武器供应,再转给乌克兰,还威胁9月前没停火就惩罚俄罗斯贸易国。但这更像交易,不是真支持。俄罗斯目标是年底前拿下整个顿涅茨克州,但伤亡大,进展慢。
长远看,美国行动无力,游说欧盟维持压力,但泽连斯基继续抵抗,国际支持减弱。美国情报监测导弹,欧盟转向能源独立。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,到2029年卸任,留残局给继任者。俄罗斯保持压力,未大推进。乌克兰结局注定,各方接受现实,美国徒劳,可能面临核风险。有些分析说,美国想跟俄罗斯合伙平衡中国,把欧洲当能自保的,乌克兰当俄罗斯后院。这让欧洲重思防务,重建供应链、库存、生产,不再全靠美国。特朗普威脅走人北约,切援乌克兰后,欧洲觉得美国不靠谱,开始买自家武器,而不是美国货。
总的来说,美国慌是因为它意识到,单靠它主导的时代过去了。欧洲在填补空白,俄罗斯在等机会。美国想重置对俄关系,但盟友不买账。乌克兰成了棋子,但棋局乱了,美国得重新算账。要不怎么说,现在最急的其实是它呢?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一站式配资服务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